你好,欢迎进入北京舆情监测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官网!

致力于网络舆情监测

Committed to online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010-80700019

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当前位置: 首页>案例展示

模拟案例分析题练练练——易洋千玺与网络舆论

发布时间:2022-11-28

浏览次数:37

小钉将不定期为大家带来真题与模拟题解题栏目了,

现在我们也进入了练题阶段,如何解题,如何答题,怎么去进步,

是非常重要的!本栏目目前由中大高分上岸学长学金进行撰写。

大家一起练练练!🚀

本期题目:

2022年7月6日,国家话剧院公示2022年应届毕业生拟聘人员名单,中央戏剧学院 2022 届毕业生易烊千玺、罗一舟、胡先煦等在列,引发网友热议。7月8日,《中国新闻周刊》发表一篇名为《易烊千玺凭什么不能考编?又为什么要考编?》的报道,再次引发网友的不满情绪。

1、请你结合新闻传播学知识,探讨该事件引发舆论风波的原因。

2、请结合案例谈谈你对网络舆论生态和舆论引导机制的认识。(模拟题)

👌答题规范

与论述题相似之处:

1. 字数:1分钟40-50字,30分的论述题1200-1500字左右

2. 开头结尾完整,逻辑清晰、结构完整、分点论述

3. 小标题突出思考逻辑,简洁明了

4. 学术表达,结合理论、案例、数据

5. 紧扣题目,明确点题。

高分突破口:

1.随机应变能力、理解案例能力、结合案例能力、知识调用与迁移能力

2.更加强调紧密扣题,务必抓住材料中心思想

3.如果要求结合材料,注意减少自己举例,多回扣材料,但不要照抄

🤲第一问审题

1.该事件引发的舆论风波:“舆论”是本题最关键的信息。这一句话表明我们要从舆论的角度来关注此事件。并且在此之前,我们应当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

2.原因:本题问原因,我们要回答的是“明星考编事件为什么能引发舆论”。

3.结合新闻传播学知识:对于舆论事件,我们首先能联想到的新闻传播学知识就是网络舆论,进而涉及到舆论引导、危机公关等知识点。我的解题思路如下:首先,舆论本身具有公共性特点它以公共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导向。此次事件引发舆论风波的根本原因是议题的性质,即社会不公。同时当下的舆论环境特点是后真相凸显,在后真相时代下社会不公事件很容易引发舆论关注,这构成了答题的第一点。其次,我从传播主体的角度思考舆论事件中各方行动者,包括国家话剧院、媒体中国新闻周刊、网民小镇做题家。他们之间的相互博弈推动舆论的发展,从而构成我答题的第二、三点。

答题思维框架

✍️答题

引论

描述事件背景,为论述舆论产生原因作铺垫

主体

(一)后真相:社会矛盾激化民众情绪

疫情发生后,社会经济下行,就业压力空前增加,稳定的编制成为民众就业首选。但本就享有众多社会资源的明星却要来分一杯羹,而且是以疑似不公正的方式获取就业机会。这毫无疑问会激起舆论关注。尤其是在后真相时代下,情绪先行已经成为常态。后真相时代下的社会矛盾挑逗情绪快速传播,引发广泛的舆论关注。

(二)危机公关:官方回应滞后放任众声喧哗

此次明星考编事件对于国家话剧院来说是一次危机公关事件。但是国家话剧院在7月8日回复公众“名单人员尚处于公示阶段”后,直到7月16日才发表调查结果,期间没有任何回应。这违背了tell it fast的原则,给舆论发酵留足时间。而且至今为公布三次面试结果,未回应网络众多质疑,没有做到tell it all。

(三)舆论引导:媒体错误引导引发群体对立

正确引导舆论是媒体的重要职责。然而在此次事件中,中国新闻周刊发布了一篇有违客观公正的评论,嘲讽“小镇做题家”群体。这不仅没有引导舆论,反而强化“小镇做题家”的标签,引发群体对立,推动矛盾进一步深化。网友的不满久久未能平息。

结尾

总结升华

🤲第二问审题

这一题的关键信息很明确,即网络舆论生态和舆论引导机制。“谈谈对……的认识”,这种开放类题目问法很空泛,因此我们首先要缩小范围,找到切入口。一种思路是,先谈谈网络舆论生态的现状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论述如何加强舆论引导。然后再进一步细化:对于网络舆论生态,我们可以从网络舆论的构成要素,即舆论主体、客体、本体等搭建框架;在舆论引导部分,我们可以利用主流媒体、平台、政府等多主体搭建框架。注意两个部分的衔接连贯,同时要结合案例论述。本题只给出关键词参考。

答题思维框架

✍️答题

引论

描述背景,引入主体

主体

一、网络舆论生态

(一)舆论主体:主体多元/草根化/匿名化/圈层化

(二)舆论客体:议题频出/负面事件为主,舆论办案

(三)舆论本体:混杂/视觉化/后真相/沉默的螺旋/舆论反转

(四)舆论环境:平台化/算法机制/信息茧房、回音室、过滤气泡

二、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一)媒体:加快主流媒体深度融合,重建主流媒体“四力”/改革传播机制,及时反应,占据主动/提供专业信息,加强深度调查/建立舆情监测机制,增强社会舆情监测力/畅通沟通渠道,聆听人民诉求/培养意见领袖,假期沟通桥梁

(二)平台:建立谣言治理机制/规范管理账号/算法机制强化主流价值观,打破圈层壁垒

(三)政府: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规范管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问题解决机制,减少“网络办案”

🤜举一反三

网络舆论是非常基础的知识点,我们应该熟悉。其实我们遇到考察舆论的题目,无论它的提问方式如何,深度广度如何,都可以从舆论的基本概念(定义、特点、构成要素、发展阶段)、舆论引导、舆论监督等知识点出发,利用基本概念搭建框架。这是我们应该在备考期间做好的充分准备。

本题素材:

1. 平台化下网络舆论生态变化分析|谢新洲,宋琢(这篇论文详细地分析了平台社会中网络舆论生态的特点以及应对策略,可以下载全文查看,这里摘抄部分段落)

大众传播环境下的舆论本体多以文字、图片等平面化的形式呈现。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信息的组织和传播形式。网络信息所具有的超文本特征使得信息的组织突破了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多媒体信息得以以非线性的超链接方式进行组织……

专业媒体、机构媒体和自媒体构成的媒体行动者以及为上述行动者提供资讯聚合、分发的平台媒体,组成了新闻生态。公共事件所引发的舆论从酝酿、爆发、高潮至平息的过程,不再是由传统大众媒体单向垄断信息资源的过程,而是网状结构下的多元化、社会化生产的过程。根植于平台的专业媒体、政务新媒体、机构组织、自媒体、意见领袖、普通用户等都是公共新闻生产和公共意见表达的主体……

平台孕育的网络信息场是舆论事件生产的源头。信息场是信息存在与运动的场所,也是信息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交换能量的场所。在平台上,分散的信息按一定的逻辑聚集,信息组织和传播模式不同于传统信息场,更加社会化、多元化、泛在化。大众媒体走下神坛,不再牢牢占有话语权的垄断地位,普通网民也拥有了搜寻、围观、分享、评论信息的权利和主动性……

2. 中国网络舆论生态的变化与特点|韩运荣,何睿敏(这篇论文列举许多有关网络生态治理的法律法规,适合运用到答题中。以下摘抄部分法规)

2013年, 相关部门出台的司法解释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的入罪标准;

2015年, 《刑法修正案 (九) 》规定, 传播网络传谣、泄露个人信息等行为将正式入刑;

2015年,《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开始施行, 规定账号管理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

2017年, 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强调了群主的责任。

……

整理编辑 蛇果学长  排版校对 TACO
成功上岸!
 — 往期精彩推荐 —

010-80700019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