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9
浏览次数:31
导读
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量更新快、传播广,网络舆情具有无限传播的可能。一个热点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对当事主体形象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对舆情管理工作者而言,仅仅进行舆情监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具体事件进行舆情分析,毕竟舆情监测的最终目的还是帮助政府和企业解决问题,树立良好口碑,提升形象。
对于现在网络上的热点事件,舆情分析报告一般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事件回顾、事件分析、舆情传播分析、网络情感分析、热议人群地区分布等,根据阅读对象、效果和目的、基本思路等具体要求,舆情分析报告的内容也要进行适当地调整。
接着,我们来具体拆分每一部分的内容要求。
首先
在舆情分析报告的开头做一个综述式引入,总体梳理事件的前因后果。
其次
从舆情的角度对该事件的发展进行介绍,叙述事件发展的过程,重点突出其中所包含的舆情特点。
第三
罗列在监测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数据,以数据为基础,具体展开舆情及传播分析,注意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明确具体的监测时间范围,监测的总数,数据的媒体来源等。
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舆情走势
接着
舆情报告需要分析在这一事件中,网友的观点和舆论导向,并在报告中罗列出几条富有代表性的网友评论。
最后
也就是最为重要的点评与研判,在这一步骤中,最为重要的几句话是:宏观有视野,抓立意和布局;中观有线索,抓趋势和特点;微观有内容,抓观点和数据。在此基础上,舆情研判还可以从舆情环境、行业特点、政策背景、历史沿革、关联话题五个维度展开,以拓展研判分析的专业视野。
数据全-响应快
实时监测电视、报刊、网络、微博、微信、论坛、博客、移动客户端、广播、网络视频、外媒等全媒体舆情数据,30万+精准信源,日增有效数据2亿+。
1000+服务器365*24小时实时扫描,重要站点采集频率30秒/次,可做到1分钟发现舆情,关键词检索最快可达0.05秒。
高智能-信息准
100+行业舆情数据模型配合平台网络神经系统,实现了信息智能研判,能自动判别新闻首发、媒体权重、地域分布;智能生成传播声量、情感判别、舆论走势等可视化图表。
指定媒体类型、微博博主、自媒体账号、地域定向监测,多维度关键词匹配新闻准确率达99%,AI负面判别+专业人工筛选负面100%精准报送。
用户多-口碑好
累计服务用户20000+,包括30+国家级部委、300+的北京市政府机构、2000+地方政府机构,以及1000+知名国企、央企、上市公司。
拥有丰富的行业解决方案、高于同行80%的舆情敏感度,服务团队能分秒级响应用户各类需求,用户满意度99%,续签率95%。
私信小优或阅读原文申请体验
1分钟发现舆情
自动预警不延误
咨询:010-82895510
Copyright © 2022 北京舆情大数据服务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010-80700019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