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7
浏览次数:26
参赛团队展示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参赛人员:领队--邵杰;队员--丁正彦、时勇杰、葛昊 团队介绍: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是公安部直属事业单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信息网络安全、公安物联网、禁毒、反恐防爆等。“搜神”团队隶属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作为核心研发团队,"搜神"团队隶属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作为核心研发团队,“搜神”团队坚持科研与应用相结合,以应用指导科研,以科研推动应用,经过几年的积累与实践,在产品应用和科学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研究方向:依托竞赛中获胜的核心算法,物联网中心围绕视频警务、移动警务和公安大数据三大战略方向,研发了一系列产品,包括人证合一、动态人脸识别、卡口图片车辆结构化描述、以图搜图等,已经成功应用在刑侦、治安、交通、反恐等各个领域,为平安中国贡献了力量。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参赛队伍名称:商汤科技人脸识别团队 参赛人员:领队--张钰山;队员--徐持衡、阎俊杰、张伟 公司介绍:商汤科技是一家科技创新公司,致力于引领人工智能核心“深度学习”技术突破,构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行业解决方案。商汤科技由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数十名科学家,联合谷歌、微软、百度、联想等产业界领军人物联合创立。 产品介绍: 1. SenseFace人脸布控系统 2. 视频结构化系统 3. SenseMirror人脸互动机 北京大学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参赛队伍名称:蓝瘦香菇001 参赛人员:领队--王耀威;队员--陈建平、李宗贤、燕肇一 团队介绍:团队依托于北京大学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具备了较为先进、完善的试验、研究、开发和教学环境。实验室近年来一直在从事视频编码与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近五年主持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10余项,在IEEETPAMI/TIP等国际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 北京大学多媒体信息处理研究室 参赛队伍名称:PKU_ICST_MIPL 参赛人员:领队--彭宇新;队员--张健、黄鑫、何相腾、张俊超、袁玉鑫 团队介绍:多媒体信息处理研究室(PKU_ICST_MIPL)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下属的专业研究室,负责人彭宇新教授是博士生导师、863项目首席专家,主持了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博导类)、发改委专项等20多个项目,其中2006-2008年主持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获特优。 研究内容:针对互联网图像视频大数据难以有效监管与利用的问题,我们重点研究互联网图像视频大数据的识别与搜索技术,研发了网络图像视频识别与监管系统。 复旦大学媒体计算研究所 参赛队伍名称:BigVid 参赛人员:领队--顾佳伟;队员--赵瑞玮 团队介绍:团队负责人,姜育刚,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2011年通过复旦大学人才引进回国工作,现为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视频技术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视频大数据分析实验室主任。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上海市科委、微软、华为等资助的多个研究课题。 研究方向:团队的研究领域为多媒体信息检索与计算机视觉,主要关注海量视频、图像内容分析与检索方法。在国际知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在多项算法评测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参赛队伍名称:人机语音交互实验组 参赛人员:领队--温正棋;队员--刘斌、方祥、倪浩 团队介绍:人机语音交互课题组隶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智能化大厦7层。目前课题组有固定人员9人、博士生8人、硕士生2人,学术顾问2人,另有多名访问学生。 研究方向:多语言语音合成、情感语音合成、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语音合成、情感语音识别、语音转换方法、语音评价方法、可视语音合成、人脸动画、自然口语分析与合成、情感交互技术等。 中国科学院语言声学与内容理解重点实验室 参赛队伍名称:中科院声学所 参赛人员:领队--徐及;队员--张一珂、王志超、王文超、黄厚军 团队介绍:中科院语言声学与内容理解重点实验室专注于以音频信息处理为主的数字媒体内容理解技术研究。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拥有一支以中青年为骨干的一百余人的核心研发团队,其中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19人(含海外留学归国人员12人)。 研究方向: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多语种语音识别、关键词检索、说话人识别、语种识别、音乐检索、音频DNA、传声器阵列语音增强、音频水印、发音质量评价和口语理解等。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第一研究室 参赛队伍名称:WHFR(Western hill face recognition) 参赛人员:领队--刘亚奇;队员--刘偲、郭晓杰、关晴骁 团队介绍: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视频处理与多媒体内容安全。团队成员为刘亚奇,刘偲,郭晓杰,关晴骁,其中团队主要联系人刘亚奇为信息工程研究所在读博士,团队成员刘偲、郭晓杰、关晴骁为信息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三人累计在国际顶级会议及期刊共发表90余篇学术论文,近年来承担各部委项目,中科院先导专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相关项目。 研究方向 1.开辟基于智能服饰,人脸分析的内容安全领域的新方向,相关的技术应用于人脸认证,身份识别等安防系统。(主页: http://liusi-group.com/) 2.污染可视数据的恢复、增强以及结构分析。 3.信息隐藏,篡改取证。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第一研究室 参赛队伍名称:VISION X 参赛人员:领队--张华;队员--郑继龙、赵炜、吴小号、张炜 团队简介:团队主要从事图像视频内容分析与安全、大数据分析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通过多年的科研与技术积累,在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系统研发以及示范应用等方面均具备强大的基础和优势。近5年发表(含录用)的国际期刊、会议文章120余篇,其中ACM/IEEE Transactions国际期刊与计算机学会推荐的A类国际会议文章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多次获得重要科技奖项。 研究方向: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视频内容分析与安全、大数据分析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通过多年的科研与技术积累,在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系统研发以及示范应用等方面均具备强大的基础和优势。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智能图文信息处理实验室 参赛队伍名称:智能图文信息 参赛人员:领队--刘长松;队员--杨诚、王言伟 团队介绍:智能图文信息团队,来自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智能图文信息处理实验室,同时也隶属于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长期从事智能图文信息处理,特别是文字和图像的识别理解研究。在汉字及多文种文字识别、多模式生物特征身份认证方面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形成TH-OCR系列文字识别软件和TH-ID生物特征(人脸、笔迹等)认证软件产品,成功地进行了产业化推广,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市场。 产品介绍: 1.文字识别技术历久弥新。 2.增值税票自动识别系统,拥有超过100万企业用户,行业内占据绝对优势。 3.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安防为国家安全贡献力量。 4.车牌识别算法性能行业顶尖。 5.2010年首次开发成功用于验钞机的,基于图像识别核心的验钞技术与系统,引起了验钞行业的巨大变革。 6.智能健康监控,开拓智能技术的崭新应用领域。 华中科技大学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参数队伍名称:HUST_CS 参赛人员:领队--柳茂林;队员--欧新宇、李叶、余成跃、陆竭 团队介绍: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凌贺飞教授、博导,数字媒体与智能技术研究所副所长、2010年入选武汉晨光青年人才计划、2013年武汉光谷“3551”人才,多个学术组织专委会委员。 研究成果:参赛团队主要从事多媒体近似拷贝搜索、视频图像智能分析、深度学习、多媒体敏感信息检测等研究,在多媒体技术,尤其是视频拷贝检测与多媒体分析检索方面有一定的研究积累与技术沉淀。 厦门大学语音实验室 参赛队伍名称:XMUSPEECH 参赛人员:领队--洪青阳;队员--郭慧阳、刘凯 团队简介:实验室主要成员来自厦门大学智能科学系、电子工程系及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着力于说话人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增强、麦克风阵列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近年来在国内外刊物、国际会议发表相关文章70 余篇,其中在本领域重要SCI/EI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获发明专利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 研究方向: 1.说话人识别; 2.语音识别; 3.语音增强; 4.麦克风阵列。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所 参赛队伍名称:IIP 参赛人员:领队--陈震中;队员--王艺程、徐斌、王思汉、谢荣昌 团队介绍:IIP团队来自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所,专注于研究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数据挖掘等领域的研究。 研究方向:多媒体技术、图像处理与理解、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地理空间数据挖掘。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系统工程学院数据处工程教研室 参赛队伍名称:信息工程大学语音团队 参赛人员:领队--张文林;队员--杨旭魁、梁玉龙、舒帆 团队介绍:信息工程大学语音团队,从事语音信号处理与识别二十余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及省部级重点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EI检索80余篇,SCI检索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研制出多套识别系统,成功用于多家一线单位,效益显著。 富士通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参赛队伍名称:小W 参赛人员:领队--石自强;队员--刘柳 公司简介:富士通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FRDC)是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投资440万美元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第一家独资法人研发机构。公司的研究领域覆盖了信息处理、通信、半导体和软件服务4大领域。 产品介绍:在声纹识别领域中,和传统的声纹识别技术相比,我们克服了环境和信道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从语音信号中分离出与说话人相关的特征,从而提高其识别性能、扩展其适用范围。我们的声纹识别技术,其错误率低于3%,声纹比对时间小于0.13s。 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参赛队伍名称:天闻数媒-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创新联合实验室 参赛人员:领队--涂晓光;队员--王建国、周扬、朱倩 团队介绍:天闻数媒-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创新联合实验室由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电子科技大学共同创办,汇聚了天闻数媒的媒体行业专家和电子科技大学的科研精英。承担了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事电子预研项目等科研课题十余项。 研究方向:联合实验室长期从事智能视频、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图像数据融合等方面的研究以及相关嵌入式平台系统的设计开发等工作,同时了承担人脸识别相关的商业产品研发工作,自主研发了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和身份查询系统。联合实验室充分发挥产、学、研一体化优势,励志为我国的舆情分析核心技术研发和行业应用做出贡献!
Copyright © 2022 北京舆情大数据服务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010-80700019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