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进入北京舆情监测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官网!

致力于网络舆情监测

Committed to online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010-80700019

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当前位置: 首页>案例展示

2022年二季度银保监会监管处罚(保险行业)舆情传播影响力报告

发布时间:2022-12-27

浏览次数:22

前言

2022年二季度,各行业在面临国内疫情反复、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美元加息等冲击下,均受到不同程度波及。在此大背景,保险市场的稳定和增长,与险企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2022年二季度监管处罚信息的披露,根据苗建信息舆情监测平台数据显示,银保监会针对保险公司的罚款金额较去年同期下降不少,但处罚次数上升明显。

银保监会的行政处罚是保险行业监管重点的“风向标”,银保监会行政处罚表或决定书的发布不但会引起保险公司自身的关注,媒体、舆论也会根据处罚内容进行报道。其中哪些监管处罚最受舆论关注呢?

银保监监管处罚分析 第05

作者丨苗建信息分析团队

01

二季度,行政处罚舆论关注度总体上升5.5%

银保监会处罚内容舆情声量总体上升

2022年二季度银保监会行政处罚引起的舆论内容共3.7万篇,季度环比上升5.5%,财险公司行政处罚信息舆论关注度最高,占比56.4%。

监管下“重锤”,超7人领到“顶格”处罚

2022年二季度银保监会对保险集团(控股)、保险公司罚单总金额4701.5万元,同比下降8.4%(2021年同期5133万+)(注),季度环比下降33.4%(2022年一季度7060.02万)。

二季度总罚单数441张,同比增长27.4%(2021年同期346张),环比下降14.3%(2022年一季度515张)。

银保监监管力度仍在持续加强,回顾2021年,仅有1名保险代理人因返佣问题被终身禁业。但今年前两季度,共有14人受到了终身禁止从业的“顶格”处罚,其中第二季度超7人被终身禁业,创历史新高。

注:2022年统计规则有别与2021年,少量不带公司信息的罚单会被计入。)

中国人寿舆情指数最高

二季度罚单共涉及59家保险集团/公司,财险公司占比最多。中国人寿的46家地方分/支公司共领罚单81张,罚款总额613.4万。

关于中国人寿行政处罚的报道内容共0.83万篇(2022年一季度1.28万篇),占舆情总量的22.5%,舆情指数最高。

02

被罚险企中,哪些最受舆论关注?

(注:集团型险企的财险与寿险的处罚信息统一做合并处理)

从公司类型看舆情热度:

保险集团>财险公司>寿险公司>其他

保险集团因为规模大业务范围广(包含且不限于寿险、财险公司)舆论关注度高,因此舆论热度指数排名靠前;

本季度,财险罚单数略低于寿险,但罚款额度是寿险的近2倍,侧面说明财险企业与业务依然是重点监管整治方向,备受舆论关注。

从处罚力度看舆情热度:

二季度罚单中,财险公司收到最多的罚单208张,占比整体罚单数量近5成。累计罚款金额超2968万+,占比超6成,。从榜单看,寿险公司上榜最多,但头部集团公司罚单的主要来源均是自身财险分/支公司。财险公司整体舆情热度远超寿险与其他类型保险公司

TOP4保险集团是本季度罚单数量和罚款额度的主要来源,四家平均罚单数超过53,平均罚款金额533万+,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平洋、中国人民保险被罚款总额达2132.6万,占总罚款金额的45.3%。

03

被罚险企中,哪些地区分、支公司最受舆论关注?

从地域特征看:

山东处罚次数/关注度“双高”,河北银保监开出季度最大罚单

山东罚款次数、舆论热度都是本季度最高的, 54张罚单中涉及15家险企,其中中国人寿、中国人民保险、中国太平洋三家占比超48%。

在5月份河北银保监局向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出88万的“重磅”罚单(冀银保监罚决字〔2022〕5号),处罚原因为通过批单批注更改保险责任等,该罚单是本季度保险企业收到的最高额罚款。

从罚单数量与金额看:

黑龙江数量仅次山东,处罚金额最多

黑龙江53张罚单中,阳光农业相互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共计41张,三家占比77.4%。这其中阳光农业相互保险罚款额度占比超74%,是黑龙江省受罚最多的险企。这些罚款主要来源于阳光农业相互保险的建三江中心支公司、双鸭山中心支公司,处罚事由多样,是受罚重灾区。

04

苗建信息舆情观察

监管职能持续下渗基层,险企舆情覆盖面不断增大

根据近几个季度数据显示,银保监会机关级别针对保险业发布的处罚信息无明显增长,反而呈现下降趋势。但各地监管局、分局对各险企分公司、支公司、中支公司的处罚频次与力度愈发增加。

从派出机构看,在二季度罚单中,银保监会机关级开出罚单为0张、银保监局本级开出的罚单数为11张、银保监局级别139张、剩余278张则由各地分局开出。

涉及金额分别为23万元、2025.7万元及2652.81万元,占总罚金比重的0.5%、43.1%及56.4%。

从受罚险企看,支公司、中心支公司是受罚主体。441张总罚单中,总公司级别低于3张,分公司级别为125家,支公司级别284家,各地营销部、保险社、电话销售中心等超过10家。

另外,回顾一季度的515张罚单中,由各地监管局,分局发出的针对分公司、支公司的罚单占比超96%。

深入剖析罚单信息,监管力量对基层的下渗持续在增强,职能的强化一方面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给市场以信心。另一方面则对险企的业务规范提出更高要求,险企的舆情覆盖面将持续扩大,这其中高频披露的处罚信息所造成的负面舆论影响,正在不断形成潜在的舆情风险点,险企舆情形势严峻。

舆情监听与声誉风险防范越发重要

传统险企面临的舆情环境越发复杂多样,能否着重提升舆情认识与有效的加大加深舆情风险管控,做好舆情监听与声誉风险防范是对险企自身提出新的挑战。

010-80700019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