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19
智慧城市和方案设计社群
产品选型
智能产品世界助力智慧城市行业的项目总包、集成和工程商进行不同行业的系统集成项目当中的产品选型、方案选择以及供应商对接,缩短由项目机会到项目落地、实施和交付所需要的时间,扫描下方二维码可以直接关注智能产品世界微信公众号,随时了解更多关于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信息。
本期正文
智慧法院是人民法院充分利用先进信息化系统,支持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实现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组织、建设和运行形态。加快建设智慧法院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人民法院适应信息化时代新趋势、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举措。从推进国家法治建设、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推动智慧法院建设,就是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对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提供保障。
建设智慧法院,本质上是系统集成项目,包括构建网络化、阳光化、智能化的人民法院信息化体系,支持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审判执行要素依法公开,面向法官、诉讼参与人、社会公众和政务部门提供全方位智能服务,使信息化切实服务审判执行,让司法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用先进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各级人民法院的科学管理水平。
您可以扫描文末行业解决方案的二维码了解,加入之后可以下载《智慧司法系统集成工程全集》第一版,总计80节,涵盖了从设计、标准、平台、方案、产品到运营和案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所附文件有助于系统地了解国家对于智慧司法建设的要求。
智慧法院体系建设
智慧法院项目包括几个层次的项目:
一、推进系统建设,提供坚强的信息化基础支撑
(一)构建全要素集约化信息网络体系。基于法院专网、移动专网、外部专网、互联网和涉密内网,构建专有云、开放云和涉密云,提升各类基础设施配置水平,通过安全隔离交换技术实现网间信息共享。利用物联网技术,进一步提升诉讼服务大厅、执行指挥中心、科技法庭、远程提讯、远程接访、数字审委会、数字化会议室、信息管理中心等执法办案场所的信息化水平。
(二)构建全业务全流程融合应用体系。以现有各类应用系统为基础,打通数据接口、集成应用界面、拓展和完善业务功能,构建融合审判、执行、人事、司法管理等各类应用系统的内部融合平台,集成司法公开、诉讼服务、沟通宣传等各类应用系统的外部服务平台,贯通内部融合平台和外部服务平台,形成“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推动平台资源整合、业务协同和多方利用,实现线上线下业务办理无缝对接。
(三)构建全方位信息资源及服务体系。完善国家司法审判信息资源库,实现审判执行、司法人事、司法政务、司法研究、信息化管理和所需外部数据的全面覆盖;建立数据集中管理和质量保障机制,狠抓数据源头,重视数据质量,做到汇聚快、要素全、质量高;建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法院之间和法院与外部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和业务协同;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研发面向司法公开、诉讼服务、决策支持、监控预警、司法研究和工作评估等方面的智能服务;探索建立面向立案、审理、裁判、执行等法院业务的知识图谱,构建面向各类用户的人工智能感知交互体系和以知识为中心的人工智能辅助决策体系。
二、推进业务应用,大力提升审判工作质效
(一)推动流程再造促进审判高效有序运行。基于贯通至人民法庭的法院专网,全面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构建覆盖案件办理全流程的网上审判体系,全面支持网上办案,实现全程留痕、动态监督、审限预警,促进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有机统一,全面提升审判质效,有效规范司法行为;推进巡回审判、执行等移动应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司法协助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经济战略提供司法保障及便利。
(二)依托信息化破解执行难题。建设覆盖全国各级法院的执行指挥系统,融入案款管理、终本案件管理、执行会商、执行委托、舆情监管、绩效考核、数据分析等内容,发挥实时监控、上传下达、异地调度、快速反应等功效,形成全国法院上下一体、协调统一的运行机制;充分应用人民法院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四级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统一管理,立体多维的监控与纠错,加强业务管理和廉政风险防控;进一步完善网络查控系统,全面拓展提升查控广度和力度,实现与查控单位的业务协同,深入虚拟网络空间,分析挖掘隐匿涉案财物线索;持续加强信用惩戒系统建设和应用,实现与社会诚信体系的全面联动,多维关联分析被执行人信用数据,扩大信用惩戒范围,加大信用惩戒力度;大力推广网络拍卖系统建设和应用,支持全国法院网络司法拍卖工作,提高被执行财产处置效率。
(三)推进立案信访工作上下联动、内外贯通。建立完善网上立案系统,推广网上异地立案,与法官工作平台无缝对接,为涉诉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提高诉讼服务中心信息查询输出、信访接待处置、立案快速处理等专用诉服装备的信息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建立上下级法院以及法院与其他信访部门之间的及时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机制,探索建立面向跨部门稳控的信访群体特征画像与息访手段,提高多源涉诉信访数据分析的证据甄别与案件处置能力。
(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助推司法改革。建立并完善举证、质证、认证留痕系统,全面贯彻证据裁判原则;通过信息化系统支持司法人员分类管理、人案结合绩效评查,促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建立完善人民陪审员分类、抽选、评估系统,支持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建立司法改革数据分析评估系统,提高司法改革方案科学性和工作成效。
三、推进“互联网+阳光司法”,促进法院工作透明便民
(一)提升司法公开工作水平。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完善司法公开四大平台建设,助推司法公开工作,促进实现审判执行全要素依法公开;推动司法公开信息全面汇总、深度关联、便捷查询,提升司法信息公开水平和服务能力;继续推进庭审公开,通过互联网多渠道公开庭审过程,让遍布各地的更多人群“走进”法庭,切实感受阳光司法的不断进步;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监督投诉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强化社会公众对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全面监督作用。
(二)打造“互联网+”诉讼服务体系。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支持实现所有诉讼服务业务网上办理;整合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热线、移动客户端等诉讼服务渠道,构建线上线下打通、内网外网互动的立体式诉讼模式,为诉讼参与人提供一体化、全方位、高效率的诉讼服务;进一步拓展网上诉讼服务,普及网上调解、网上证据交换、网上质证、网上开庭功能,构建支持全业务流程的互联网诉讼平台;建设完善电子送达系统,通过与外部单位信息共享,精准定位诉讼参与人,通过信息留痕、数据追溯,实时掌握受送达人收悉情况,提升送达效率,破解送达难题。
(三)构建多渠道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等,构建网站、微信、微博和APP客户端等多渠道权威信息发布平台,促进社会公众了解、参与、监督法院工作。
四、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按需提供精准智能服务
(一)支持办案人员最大限度减轻非审判性事务负担。充分运用外包服务方式,建立先进的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技术保障和运行管理机制,为案件信息智能化应用提供必要前提;不断提高法律文书自动生成、智能纠错及法言法语智能推送能力,庭审语音同步转录、辅助信息智能生成及实时推送能力,基于电子卷宗的文字识别、语义分析和案情理解能力,为辅助法官办案、提高审判质效提供有力支持;深挖法律知识资源潜力,提高海量案件案情理解深度学习能力,基于案件事实、争议焦点、法律适用类脑智能推理,满足办案人员对法律、案例、专业知识的精准化需求,促进法官类案同判和量刑规范化。
(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的诉讼和普法服务。挖掘利用海量司法案件资源,提供面向各类诉讼需求的相似案例推送、诉讼风险分析、诉讼结果预判、诉前调解建议等服务,为减少不必要诉讼、降低当事人诉累提供有力支持;拓宽司法服务渠道,探索基于法律知识自主学习和个性化交流互动的智能普法服务装备,提升诉讼和普法服务质效;深度分析用户诉讼行为,挖掘用户个性化需求,精准推送司法公开信息,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三)支持管理者确保审判权力正当有序运行。推广完善庭审规范性自动巡查系统,确保审判活动有序、高效、规范,提高司法公信力;提升审判管理、人事管理、政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再造审判管理流程,推进审判执行与审判管理同步运行,实时智能化预警审判执行过程偏离态势,实现审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探索建立全面覆盖审判全过程的信息化监管手段,有效监督和制约审判权的行使;构建面向司法公开、司法为民、司法管理的信息化评估体系,确保司法公正、廉洁、高效。
(四)支持法院管理者提高司法决策科学性。运用大数据为司法决策服务,结合审判动态分析和司法统计智能分析,科学研判审判运行态势,科学调配司法资源,提高司法决策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运用海量司法案例资源,针对刑事、民事和行政等案件,探寻新形势下司法规律,提高司法预测预判和应急响应能力;关联运用案件与人事、行政、财务、后勤、装备和信息化等数据资源,建立信息化支持的人民法院综合管理分析评估改进体系,支持提高各级人民法院科学化管理水平。
(五)支持党和政府部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度挖掘分析海量案件信息资源,监测社会治理存在的突出矛盾,预判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趋势,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数字法庭建设是核心内容
在上述智慧法院的信息化系统体系建设当中,数字法庭建设是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功能:
1、打造一个功能完善、操作便捷、适用于各种证据类型的庭审证据展示系统。通过这一系统,规范举证程序,提高举证的效率,增强电子证据举证的可视性,使各方参诉人能听得清楚、看得明白。能够在开庭前将已经获得的电子证据上传到数字法庭系统中,方便开庭时展示证据。而当庭展示的证据亦可经过数字法庭系统采集,实现各类证据的数字化,为庭审信息的全面数字化奠定基础。
2、构建庭审信息网络应用系统。与现有的审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无缝联接,使庭前准备信息、当庭产生的信息、庭后合议信息实现电子化处理,最终形成多媒体电子卷宗。
3、构建可视化典型案例库,实现典型案例庭审实况的数字化采录、存储、查询、播放,为审判研究、交流以及教学培训提供真实、直观、详尽的原始资料。
4、构建法院系统庭审观摩网络,实现各级审判组织对疑难复杂案件庭审的实时观摩,增强审判研究的客观性,提高审判指导的针对性。
5、构建互联网直播平台,有选择地向社会公众直播一些有重大社会影响案件的开庭实况。这有利于使百姓有更多机会足不出户地观摩法院开庭,向市民普及法律常识,增强市民自律意识。从长远看将有利于我国法治建设。
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系统建设是基础工程
在数字法庭中,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系统是基础支撑工程,其依托人民法院海量卷宗数据信息,结合OCR识别、深度数据挖掘、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卷宗数据”为核心,以“办案过程”为主线,将办案过程中各个应用节点产生的纸质卷宗进行扫描、OCR识别、卷宗校对、卷宗自动命名和分类、自动编目、自动归档、卷宗和案件自动匹配,同时将电子卷宗进行数据化、结构化处理。通过数据抽取,采集、清洗、分析、关联和流转,打造一套覆盖法院各类审执业务应用系统的“卷宗综合管理应用系统”。从而实现纸质卷宗电子化、电子卷宗数据化、卷宗数据结构化。利用海量卷宗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为建设“智慧法院”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
典型的项目需求表
SaaS层应用
序号 | 业务系统 | 使用范围 |
1 | 审判流程系统(主干软件) | 全省 |
2 | 内外网站(主干软件) | 全省 |
3 | 法官办案助手(工具类软件) | 全省 |
4 | 审判质效系统(主干软件) | 全省 |
5 | 涉诉信访系统(主干软件) | 全省 |
6 | 裁判文书纠错(工具类软件) | 全省 |
7 | 司法文书公布(工具类软件) | 全省 |
8 | 法律法规知识库(工具类软件) | 全省 |
9 | 执行案件导入系统(工具类软件) | 全省 |
10 | 12368(工具类软件) | 全省 |
11 | 短信推送(工具类软件) | 全省 |
12 | 电子邮件送达(工具类软件) | 全省 |
13 | 电子签章(工具类软件) | 全省 |
14 | 数字审委会(工具类软件) | 省院 |
15 | 法律法规案例库(工具类软件) | 全省 |
16 | 法院数据平台系统(主干软件) | 全省 |
17 |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主干软件) | 全省 |
18 | OA办公平台(主干软件) | 全省 |
19 | 移动办公平台(主干软件) | 全省 |
20 | 法警警务管理(工具类软件) | 全省 |
21 | 身份认证平台(工具类软件) | 全省 |
22 | 舆情监测系统(工具类软件) | 全省 |
23 | 大数据分析平台(主干软件) | 全省 |
24 | 审判绩效评估系统(主干软件) | 全省 |
25 | 语音识别(工具类软件) | 省院本级 |
序号 | 货物名称 | 单位 | 数量 | 是否为核心产品 |
1 | 审判智能辅助类应用建设 | |||
1.1 | 法官工作平台 | 套 | 1 | 否 |
1.2 | 卷宗智能管理 | 套 | 1 | 是 |
1.3 | 材料智能收转 | 套 | 1 | 否 |
1.4 | 法律资源智能服务 | 套 | 1 | 否 |
1.5 | 法律文书智能编写 | 套 | 1 | 是 |
1.6 | 法院文书智能校对 | 套 | 1 | 否 |
1.7 | 管辖权异议二审案件办理 | 套 | 1 | 否 |
1.8 | 法院在线合议服务 | 套 | 1 | 否 |
1.9 | 服务器 | 台 | 5 | 否 |
1.10 | 存储 | 台 | 1 | 否 |
1.11 | 交换机 | 台 | 2 | 否 |
1.12 | 中间件 | 套 | 1 | 否 |
1.13 | 数据库 | 套 | 1 | 否 |
1.14 | 身份证读卡器 | 台 | 4 | 否 |
1.15 | 二维码扫描枪 | 台 | 10 | 否 |
1.16 | 辅助材料 | 批 | 1 | 否 |
1.17 | 审判智能辅助类应用建设集成服务 | 项 | 1 | 否 |
2 | 社会公众诉讼类自助终端建设 | |||
2.1 | 智能访客管理 | 套 | 1 | 否 |
2.2 | 诉讼风险智能评估 | 套 | 1 | 是 |
2.3 | 诉讼服务自助终端系统 | 套 | 1 | 是 |
2.4 | 服务器 | 台 | 1 | 否 |
2.5 | 智能访客一体机 | 台 | 1 | 否 |
2.6 | 多功能自助终端 | 台 | 2 | 否 |
2.7 | 诉讼风险智能评估一体机 | 台 | 2 | 否 |
2.8 | 辅助材料 | 批 | 1 | 否 |
2.9 | 社会公众诉讼类自助终端建设集成服务 | 项 | 1 | 否 |
3 | 审判管理可视化类应用建设 | |||
3.1 | 审判数据巡检 | 套 | 1 | 是 |
3.2 | 审判管理可视化系统 | 套 | 1 | 是 |
3.3 | 大屏端可视化展现设计操控平台 | 套 | 1 | 否 |
3.4 | 图形工作站 | 台 | 1 | 否 |
3.5 | 操作显示器 | 台 | 1 | 否 |
3.6 | 显卡 | 台 | 1 | 否 |
3.7 | USB网线延长器 | 台 | 1 | 否 |
3.8 | 可视化拼接控制器 | 台 | 1 | 否 |
3.9 | 可视化导播服务器 | 套 | 1 | 否 |
3.10 | 操作席可视化流程控制专用设备 | 台 | 1 | 否 |
3.11 | 操作席控制设备 | 台 | 2 | 否 |
3.12 | 移动控制终端 | 台 | 1 | 否 |
3.13 | 可视化导播流程制作 | 套 | 1 | 否 |
3.14 | 无线投屏设备 | 台 | 1 | 否 |
3.15 | 服务器 | 台 | 2 | 否 |
3.16 | 可视化交换机 | 台 | 1 | 否 |
3.17 | 无线AP | 台 | 1 | 否 |
3.18 | 辅助材料 | 批 | 1 | 否 |
3.19 | 审判管理可视化类应用建设集成服务 | 项 | 1 | 否 |
4 | 刑事案件智能研判类应用建设 | |||
4.1 | 法官办案智能服务 | 套 | 1 | 否 |
4.2 | 刑事案情智能分析 | 套 | 1 | 是 |
4.3 | 犯罪构成知识图谱量刑智能辅助系统 | 套 | 1 | 否 |
4.4 | 量刑规范化智能服务系统 | 套 | 1 | 否 |
4.5 | 刑事要素文书组装系统 | 套 | 1 | 否 |
4.6 | 智能文书库 | 套 | 1 | 否 |
4.7 | 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 | 套 | 1 | 是 |
4.8 | 大数据智能管理平台 | 套 | 1 | 否 |
4.9 | 应用服务器 | 台 | 2 | 否 |
4.10 | 数据服务器 | 台 | 4 | 否 |
4.11 | 交换机 | 台 | 2 | 否 |
4.12 | 数据库 | 套 | 1 | 否 |
4.13 | 应用中间件 | 套 | 1 | 否 |
4.14 | 辅助材料 | 批 | 1 | 否 |
4.15 | 刑事案件智能研判类应用建设集成服务 | 项 | 1 | 否 |
结束语
当前,智慧法院建设及其示范项目才起步不久,国家要求:突破多学科融合的智慧司法基础理论与共性技术、智慧法院支撑技术、智慧检务支撑技术、智慧司法行政支撑技术、跨层级跨部门多业务司法协同支撑技术、以知识为中心的智慧司法运行支撑体系、公正司法与司法为民综合效能评价体系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升公正司法与司法为民科技创新支撑实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公正司法与司法为民关键技术包括:
1.多学科融合的智慧司法基础理论与共性技术。研究多重价值维度下完善司法过程的经济与社会理论;研究法检司统一信息资源体系,基于知识库和深度学习的智能化案情分析等人工智能及信息安全应用技术。
2.智慧法院支撑技术与装备。研究全要素安全可控司法公开和一体化诉讼服务技术;研究虚假案件甄别预警模型和量刑辅助、法言法语智能处理、以网络空间隐匿涉案财物线索挖掘为重点的智能化执行等关键技术;研究动态精细化审判管理技术、基于审判态势和案件趋势研判的科学决策技术。
3.智慧检务支撑技术与装备研究。研究面向智能预警和态势分析的检务分析支撑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多源控告申诉信息智能融合分析与评估应用、未成年人犯罪风险防控等技术;研究证据审查、智能化检验鉴定协同服务等技术。
4.智慧司法行政支撑技术与装备。研究智能化法律援助保障、调解方案智能规划等技术;研究服刑和戒毒人员智能矫正戒治、智能监所、心理援助与训练保障等技术;研究智能化的刑罚执行效能优化、社区服刑及刑释解戒人员重新犯罪预防、吸毒人员社区干预等技术。
5.跨层级跨部门多业务司法协同支撑技术与装备。研究司法业务协同规范与评价演进体系;研究审判执行与诉讼服务、检察业务、跨区域联合执法等协同支撑技术;研究面向审判监督、罪犯移交、刑事执行检察、减假暂、涉案财物管理等法检司跨部门协同支撑技术。
6.智慧司法运行支撑体系。研究司法知识自动抽取、司法知识图谱构建、司法知识搜索与类比推理等技术;研制智慧法院、智慧检务和智慧司法行政运行支撑平台原型系统。
7.公正司法与司法为民综合效能评价体系。研究电子卷宗信息脱敏、自动校核与著录、涉案物品特征提取和比对、款物流向分析等技术;研究面向智慧法院、智慧检务和智慧司法行政的公正司法与司法为民评价指标体系。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智慧司法、智慧法院、智慧检察等领域的技术要求,请点击阅读原文。
周智勇
智慧城市中国
总编辑、总工程师
微信 13316859465
电话 13302928746
行业解决方案
行业解决方案汇聚了126个智慧城市不同行业的系统集成工程全集,助力您成为不同领域的系统集成专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可以了解,加入之后可以下载。
目前已有的全集包括:智慧图书馆、智能井盖、雪亮工程、智慧河长、智慧消防、智慧教室、多规合一、顶层设计、智慧医院、智慧环保、智慧管廊、智慧口岸、智慧停车、智能垃圾桶与智慧环卫、智慧水务、智慧林业、智慧养老、智慧旅游、环境监测、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司法、移动医疗、智慧农业、智慧路灯、智慧物流、智慧体育、智慧应急、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物业、智慧安监、共享平台、旅游小镇、立体停车、智慧气象、节能监管、智慧安防、智慧商贸、VRAR教育、RFID+物联网、智慧家庭、智慧国土、智慧工厂(智能制造)、智慧档案、智慧机场、智慧监狱、应急管理、专网通信、智慧水利、智慧民政、移动执法、边坡监测、智慧边防、数据集成、人工智能、运营中心、智慧出行、大数据可视化、智慧海洋、物联网智慧城管、社区校正、智慧排水、智能仓储、城市仿真、人脸识别、数据决策、智慧畜牧、美丽乡村、知识图谱、智慧支付、智慧巡检、边缘智能、操作系统、智慧工地、自动驾驶、智慧灯杆、智慧环卫、数字政府、智慧溯源、企业上云、健康监测、人员定位、车路协同、智慧决策、智慧通道、污水监测、NFC应用、智慧港口、交通大脑、智慧医院、物联电梯、指挥大厅、全息展示、智慧人防、智慧油田、智慧检务、智慧供水、智慧军营、5G应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招商平台、智慧磐石、智慧车联、情绪识别、燃气安全监测、智慧综治、农村电商、智慧桥隧(桥隧监测)、智慧码头、内控平台、远程医疗、数字标牌、物联烟感、智慧治超、能源互联、智慧物流(第二版)、智慧粮库、智慧校园、客流监测、5G C-V2X、智慧人防(第二版)、金融科技、智慧酒店、漏损管控、化工安监等,后续将持续更新。
智慧城市学院
汇聚最新的行业咨询、不同城市的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指导意见、导则等。主要内容包括:智慧城市八年、市政工程规范、小镇建设标准、智能制造标准、应急救援、教育2.0、智慧城市群、电子证照、智慧安防、粤港澳智慧城市、一体化政务平台、供水管网、多规合一、智慧消防、气瓶安全监测、旅游规划、互联网+规划、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大数据行动计划、大数据标准体系、智慧检务、智慧油田、数字经济、车联网、消防物联网、数字政府、井盖工程、气象规划、人工智能、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城市设计、海绵城市、智慧灯杆、智慧港口、物联专网、车路协同、健康监测、企业上云、隧道监控、汽车雷达、智能巡检、智慧质监、智慧畜牧、一张图、运营模式、生物识别、数字校园、未来汽车、规则引擎、指挥中心、现代物流、智慧公寓、城市云脑、排水管网、社区矫正、智慧海洋、智慧党建、云脑计划、认知自动化、统一城云、特色小镇等等近200个专题。其与行业解决方案在内容形式上不同,内容不拘一格,形成多种多样,覆盖面更广。
方案设计指南
方案设计指南以WORD、PPT、PDF文件为主,按照不同的行业聚合了近700个文档,帮助从事系统集成项目的专业人员实现快速初步设计。扫描可以了解,加入之后可在线搜索,在电脑版上可以下载。
物联智慧城市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云网融合、边缘与通信融合、手持终端与云、边形成闭环是大势所趋,物联网改变了传统的硬件设备销售模式,使得以服务运营为核心内容的模式渐成主流,通过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有望构建智慧地球,扫描下方物联智慧城市可以浏览,加入之后可以下载关于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所需要的产品、方案和不同应用场景的案例介绍。
Copyright © 2022 北京舆情大数据服务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010-80700019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