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进入北京舆情监测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官网!

致力于网络舆情监测

Committed to online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010-80700019

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当前位置: 首页>案例展示

【舆情课堂】高校舆情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23-01-04

浏览次数:23

在当今信息技术急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舆情监测在高校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在大数据技术支撑保障下,加强对学校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西方社会思潮的舆情监测,创新舆情监测方式,树立大数据舆情监测思维意识,组建专业大数据舆情监测队伍,成立学校舆情监测数据库,做好大数据背景下的舆情监测工作,维护学校的稳定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大数据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引起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英国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就说:“世界的本质是数据,大数据将开启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大数据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日益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高校如何运用大数据,开展舆情监测,已成为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实践课题。

高校大数据舆情监测实施的保障机制

01

为高校舆情监测提供数据来源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易接受新生事物,对于信息技术充满了好奇,对以微信、QQ和Email为代表的互联网传播媒体以及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依赖程度以及试用频率都非常之高。他们习惯于微信聊天、电子购物、手机支付等生活方式,如果说现在的大学生可以不上课不睡觉,但是他们一定不能不上网,不用类似微信、QQ这类即时通讯软件。

大学生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异常活跃,涉及视频、通讯、学习、生活、休闲、娱乐、社交等各个方面。如今在校园内外随处都能看到三三两两手里拿着手机、平板或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网上冲浪的大学生,他们或低头自言自语或目无旁人的大声喧哗,深深地沉浸于虚拟和数字的世界中,欣享着丰富多彩的信息资讯大餐。手机网络等通讯手段都会产生他们生活的海量数据,反映着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情感状况,记录着他们生活的日常生活,当代大学生正经历着数据化的生存方式,这为高校舆情监测提供了数据来源。

02

为舆情监测提供技术保障

高校安装各种信息传仪器,实时搜集大学生的相关数据,进行自动化分析,通过影像捕捉设备,可以全天候捕获不同类型、内容迥异的大量数据,深入探究大学生行为之间的信息关联,实现自动甄别,整合处理,把握学校舆情状况。比如,反映大学生数据行为的一卡通,目前已在高校广泛应用,能进行身份认证、消费管理、心理档案系统等智能化管理。

云技术等高端技术的应用,能搜集学生的认识偏好、讨论热点、生活状态等。构建数字化校园,充分挖掘学生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就可以研判出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动态、热点爱好等数据,从而做好提前预测和防范,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

03

为舆情监测提供信息平台

当前很多高校都已成立多部门参与的大数据综合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应用,为大数据在高校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多部门通力合作,整合资源,数据共享,实现深度融合,有效进行数据分析,为大学生的数据处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高校大数据舆情监测的主要内容

01

监测突发事件的舆情反映

高校突发事件看似是简单偶然发生事情,其实背后是经过一段时间,学校管理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的表现,它往往关系到大学生的贴身利益和现实诉求。

大数据时代,高校突发事件极易传播和蔓延,如果不能有效监测和预警,将对学校的管理稳定产生负面影响,有些学生甚至借机匿名网络表达对学校的不满,发泄情绪,渲染紧张氛围,近几年一些谣言在高校的出现就于此有关。

当今,高校大学生的手机持有率已达 100%,很多学校的网络也已实现全面无线覆盖,手机即刻成为便捷的通讯直播媒介,高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大学生就可以第一时间把现场照片和视频发到论坛、网站、微信等,能迅速在学生中间传播和扩大,隐蔽性高,互动性强,难以处理,从而不利于学校的舆情环境,有损学校形象。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监测和预警机制,掌握舆情的发展状态,控制舆情的传播范围,安抚学生的情绪,维护学校的稳定。

02

社会热点问题的舆情关注

社会热点是社会大众当时最为关注的社会话题,是社会舆情的反应,能引起人们极大地关注和讨论,在大数据的信息化时代,可以瞬时传播,为大众所知。

社会热点能深刻触动到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引起大学生的普遍关注和强烈的参与意识,这关系他们到对生活、社会 、国家及未来的看法。有些社会热点问题还是敏感问题,关系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比如教育改革、房价问题、户籍制度等等,大学生会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多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看法,表达诉求。

大学生还没完全踏入社会,心智有待成熟,缺乏对社会足够的认知,再加上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有着复杂深层次的社会原因,由此他们有时会对社会热点问题持有比较负面的看法。这种舆论一旦在网上传播开来,就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高校应当实时关切大学生对热会热点问题的看法,进行正面的宣传舆论引导,提升他们对社会热点的理性认识。

03

面临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影响

伴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承载大数据载体的新媒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深刻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新媒体给他们带来便捷愉悦生活的同时,所具有的虚拟性、渗透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也让自控力差的大学生渐渐沉溺于虚拟化的世界难以自拔,对大学生的性格和精神不可避免会产生负面影响。

西方通过新媒体加紧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传播和渗透,特别是把高校青年学生作为重点对象,美化西方的民主制度,极力夸大西方生活方式的优越性,通过自媒体、网络等各种渠道广泛传播其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侵蚀大学生的思想,混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理想追求,造成大学生思想领域的混乱。

加之当代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尽管身上具有不少优点,但也必须客观承认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独立性差,缺乏社会经验,心理承受力不高,容易受网络媒体的影响,这些都无疑使高校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环境日趋复杂和严峻。

高校充分运用新媒体的手段,发挥大数据的作用,监测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潮渗透和冲击,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

高校舆情监测的应对策略

这场会议告诉你!

010-80700019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