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进入北京舆情监测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官网!

致力于网络舆情监测

Committed to online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010-80700019

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当前位置: 首页>案例展示

湖南浏阳入户打人事件处理结果,可能是新舆情的开始

发布时间:2023-01-09

浏览次数:20

12月3日,湖南浏阳河是荷花街道办综治主任廖勇带领三名巡防队员入户殴打他人事件,以浏阳市纪委监委给予廖勇开除党籍、政务撤职和三名巡防队员辞退的通报迎来最终结果,但很有可能按下葫芦浮起瓢,引发新的舆情。

一、处理结果必并不能让公众信服

通报一公布后,即引发网民一片热议,很大一部分网友认为该通报并不能令人信服,把焦点简化了之,处理结果与违法事实不相匹配。

1.焦点之一,为什么只有党纪政务处分?

有人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的,属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侵权行为,应当按照该法予以处理,并由有关单位对其进行处分,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范围。

对的,廖勇当时正在处理被打的自行撬开小区封控门锁一事,所以是在履行公务。

但是廖勇在行使公权力时,却滥用了公权力,比如说巡防队员的手铐是怎么回事?大家都知道手铐属于警械,一般情况下警察都不用。又比如,动手打人是在解决问题吗?还当着孩子的面动手。虽然这些情节还达不到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但仅仅一个党纪政务处分,难以服众。

2.焦点之二,为什么仅仅只政务降一级?

纵观廖勇的处理结果,两个内容,一是开除党籍,就是在政治上否定廖勇,不是一名共产党员该做的事;二是政务撤职,从现在的综治主任这个领导岗位上,变成了一般工作人员,相应的工资级别从管理九级降为管理十级。

我们看上面的处分,开除党籍没什么说的,这是应有之义,但政务撤职,可不是开除公职,区别大了。简单普及一下两个区别,开除公职就是丢饭碗了,失业了,而政务撤职则是从现在的领导岗位退下来,成为单位的一般工作人员。

最受影响的,是待遇上从管理岗位九级降为管理岗位十级,工资这一块儿比以前少了。

说实在的,廖勇在物质上受到的损失就是工资降了一级,没了。

总体上看,是党纪重处分,直接用最后的开除党籍这一档,然后是政务轻处理,降一级工资得了。这两者在匹配上,本来就有些不平衡。

3.焦点之三,为什么巡防队员处理更重?

通过了解事件经过,以及对通报的详读,就有一些端倪。

首先,从上下级关系来说,廖勇是领导,三名巡防队员是下属

其次,从事件处理来说,是廖勇带领着三名巡防队员入的户。

再次,从事件角色分类来说,廖勇动手打人,巡防队员围观。用一句打游戏的话,廖勇是主攻,巡防队员是辅助。

怎么滴,最后处理却是当领导的,带队的,动手的降一级工资,而围观的,壮胆的丢饭碗。为什么要这样区别对待呢?虽然三名巡防队员可能是聘用制的,对于聘用人员,除了解聘,还有一整套管理制度,但也没必要直接一刀切了啊!如果切了,能不能连廖勇一起切了,全部开除得了,估计效果好很多。

二、处理结果可能诱发深层次问题

可能这份通报,给了这个事件一个阶段性结论,但是一定会有大量不同声音在表达不一致的观点,而这个会让民众对政府的公信力更加怀疑,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比如说,疫情反复之下的基层公务人员粗暴管理、野蛮执法问题。

比如说,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政策的同时,如何兼顾解决民众个体现实困难问题。(虽然到现在没有说清楚被打的人为什么要撬封控门锁)

比如说,新冠疫情轻致病率和严控下民众生活困难的矛盾问题。

比如说,正式干部和聘用人员的区别对待问题。

这些问题都会随着这份通报的公布,往深层次推进,最终很有可能被有心人引导到否定政府、仇视社会的方向上去,伤害会更深更广更隐蔽,值得让人警醒。

010-80700019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