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1
浏览次数:30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截至2016年1月3日,2015年全国网络热点舆情事件共1354起,其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网络红包传递新春祝福”、“‘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黑龙江庆安一男子火车站被民警击毙事件”、“公务员工资调整系列话题”、“李克强总理敦促各部委简政放权系列”、“出租车改革及专车管理”话题为上半年最热的10个国内舆情事件(话题),呈现出讨论热度与持续时间“双高”的特点。
(图1 2015年上半年全国舆情预警地图)
从各大省份来看,上半年全国各省区舆情数量排名前五的是河南(92起)、广东(83起)、北京(74起)、陕西(59起)、山东(52起)。总体呈现出由东部向中部再向西部递减的趋势。
表1 2015年全国各省区市舆情增量表
备注:本表定量统计9月我国各省区市舆情增量。*项为附加参考项,主要统计对舆论生态有显著影响的全国、中央部委、港澳台和重要国际事件,其他事件暂不计入。区间赋值标准:区间赋值标准:(蓝[0,30),青[30,60),橙[60,90),红[90,+∞)。
河南、广东、北京舆情热点事件较多。河南方面,“平顶山‘5·2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实名举报事件”、“郑州一小区电表箱着火致多人死伤”、“郑州大学生掏鸟16只被判10年半”话题,以及河南多地“牛奶浇地”系列事职等均是发酵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全国性舆情事件。
广东方面,“深圳光明新区‘12·20’滑坡事故”、“歌手姚贝娜病逝记者采访争议系列事件”、“广东首例意思MERS病毒事件、”“广州‘区伯’嫖娼被抓系列事件”、“深圳记者暗访被警察打系列事”、“深圳机场交通事故事件”等都是关注度较高、持续时间较长的舆情事件。
北京方面,“北京张家口成功申办冬奥会”、“北京最严控烟令实施话题”、“艺人尹相杰、毛宁吸毒”引关注,“鸟巢豪车隧道飙车案”“北京市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推出”等舆情热度非常高。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河南、广东的舆情事件负面舆情较多,特别是一些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政府管理部门造成一定的舆情压力;北京的舆情事件数量虽排在第三位,但正负面舆情事件较平衡,舆情话题主要集中在政治、环保、司法案件、公共政策、个人等多领域,政府管理部门舆情压力较少。
从行政层级上看,上半年的舆情集中发生在地级市以上及县城区域。乡镇及村级舆情较少,分别为45和62起。其中,“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死亡事件”“河北曲阳县被拐女成山村女教师话题”“多地乡村丧事上演‘脱衣舞表演’”“江苏如皋村官‘不雅视频’事件”“河南商丘‘卫生纸男孩’”“山东平邑县‘9·14’强拆致人死亡”的事件话题等舆论关注度较高。
农村及乡镇舆情事件虽不多,但多为关注度较高且涉及政府部门的负面舆情。舆情话题包括征地拆迁、反腐、民生等领域,暴露出目前我国农村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舆情事件看,主要集中于留守儿童问题、乡村教育问题以及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等问题,这对地方政府工作和政府形象有一定负面影响,值得警惕。
如“贵州毕节留守儿童事件”中,在多起负面舆情事件的重复上演导致相关议题素材不断累积,媒体的大量后续报道将留守儿童的生存困境以惨烈的形式呈现在公众眼前,引发社会深思。留守儿童其独特的生存境遇和生活环境,也可能给社会以及其自身都带来极大隐忧。舆论呼吁,当地政府应给予重视、深挖当地留守儿童事故频出的背后原因;各级政府部门、学校、社会组织及个体家庭能协同行动,形成合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所幸,国务院就留守儿童问题正在研究出台一专门政策,留守儿童悲剧有望提前终结。
表2 全国舆情事件行政区域划分(单位:起)
县级及县级市地区舆情事件数量共209起,约占总数的17%。其中,“湖南临湘市长龚卫国涉毒”“广西柳城县‘9·30’爆炸案”“湖南耒阳文联主席写诗遭‘差评’砸网站电脑”“浙江温岭鞋厂倒塌事故”“山东文登‘7·22’治安案件”等。
统计分析显示,2015年县级舆情比2014年(15%)比例有所上升,一些涉地方政府舆情事件,当地政府处理能力备受质疑,值得警惕。如“黑龙江庆安一男子火车站被民警击毙事件”,先是媒体质疑为何不公布完整视频资料,继而又有媒体质疑慰问民警的副县长学历造假、当地教育部门存在贪腐问题等。面对突如其来的质疑声,庆安县有关方面显然缺乏相关准备,缺乏基本的危机应对素养。在媒体强烈围观下,连续几日官方话语缺失,舆论场上尽是一边倒的声音。这反映出我国目前部分县级地区舆情应对能力还有所欠缺,建议舆情应对意识下沉至基层政府。
图2 2015年行政层级热点事件占比(抽样:1354件)
从所涉部门来看,上半年舆情事件所涉职能部门集中于公安、纪检、财税金融、教育、交通等部门。
受股市波动和经济下行的影响,证监会、央行等财税金贸部门舆情压力陡增;
涉教育部门方面,涉及未成年人的校园暴力以及校园猥亵两类事件,往往容易成为网民抨击的焦点。此外,高考和招生也易招致负面舆情。“高考替考”“考研泄题”等事件引加多关注。
交通部门,本年出租车改革及专车治理、收费公路拟长期收费、以及一些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提升温了交通部门的舆情热度;
本年年公务员工资调整、养老金并轨、延迟退休等政策呈现出讨论热度与持续时间“双高”的特点,人社部门热度居高不下。
图4 2015年全国热点舆情事件所涉部门TOP10
2015年公安依然是涉及负面舆情事件最多的部门,一些争议性事件在网络发酵影响到人民警察形象,更影响到公安部门和媒体之间的关系紧张。如 “南都记者深圳暗访警察吃娃娃鱼遭打”、“黑龙江监狱‘猎艳’系列事件”、“‘河南灵宝民警与女子争吵掏枪被免事件”等。
从传播趋势上看,相关部门舆情因对欠佳是类似事件成为舆情热点的重要原因。因此,面对日益复杂的涉警舆情和备受伤害的公安形象,相关部门在加强公安队伍管理同时,可进一步加强公安形象网络宣传,提高涉警舆情应对能力。此外,“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赵黎平杀人案”、“河北沧州‘6·20’枪击案”等事件,引社会反思枪支管理和使用话题。
2015年,政府对网络舆论场的治理,从治理个体网民转向治理网络平台,特别是门户网站和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网络管理走向成熟,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网络管理的法律体系逐步健全。4月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约谈工作规定》,加大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将网络安全领域的法规和行政命令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11月,刑法修正案(九)正式施行,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肆意传播者将受到法律的严肃制裁。这是首次将互联网犯罪正式入刑,中国特色依法治网之道初具成效。
除了不断完善的法治建设,相关部门面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在不断提升。如7月“北京试衣间不雅视频”事件中。国家网信办、北京警方等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依法介入和表态,引导了舆论沿着正常的方向发展,有效的净化了互联网生态。
12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在浙江乌镇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互联网大会发表的主旨演讲,提出了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中国方案引起网络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展现了中国特色依法治网之路的成效和自信。
2015年,中央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从严治党、倡导“互联网+”等热点议题上,舆论的共识度不断增强,取得了很多振奋人心的收获。如9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在天安门前举行,激发了国人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美国、英国等过进行国事访问,并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的会面,绘制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壮阔蓝图;2015年被宣布查处的省部级官员为29名,不断刷新“打虎拍蝇”新战绩;此外,“北京获得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屠呦呦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等事件,获得网民“点赞”。
2015年国内发生诸多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造成一定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考验地方政府舆情应对能力。如“‘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顶级响应,官方救援挽救人民生命和财产的积极做法,以及各项信息的跟进,获得了境内外网民的认同。而“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有观点认为,天津本地媒体总体反应仍离公众预期有一定差距;新闻发布会上官方的组织和回应也存在不足,有可能成为引爆舆论的新导火索。
(作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廖灿亮)
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公众号,独家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卢上云 吴琦琼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舆情监测理论体系、工作方法、作业流程和应用技术,拥有数百名舆情分析师与技术团队,可对网络舆情载体24h监测,在舆情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Copyright © 2022 北京舆情大数据服务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010-80700019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