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进入北京舆情监测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官网!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Committed to online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PRODUCTS
发布时间:2022-11-23
浏览次数:50
舆情发生后,首要任务是判断舆情风险,在研判舆情可能的发展方向,这是制定应对预案与处置手段的重要判断因素。有专家认为,以下六个要素,要在舆情监测中密切关注:如传统媒体介入调查并报道、网络大V关注评论与转发、吃瓜群众是否有线下支援行动、境外媒体有无介入评论、网站推荐置顶或放首页、网民关注数量及评论情况。要舆情预案制定实践中,深有同感,现解析如下:对于突发舆情的应对预案,要及时研判以上六要素;如果发现两项叠加的迹象,一般要直接定性为重大舆情,如果多项叠加,舆情风险可能会指数倍增长。一、传统媒体介入调查并报道。要知道,传统媒体介入调查并报道决定着舆情发展的走向,可以说是舆情“定盘星”。纵观诸多引发全民热议的舆情,一旦引发人民网、新华社、央视等媒体或省级媒体报道,或被其新媒体转发,也具有相同的权威性;均会被网民热转或反复引用。舆情应对实践中,尽管“两微一端一抖”颇具影响力,但传统媒体对热点事件的报道往往会引起自媒体、商业性媒体的广泛转载,推动舆情快速发展,直至形成一场全国性舆情;另外,传统媒体公信力决定报道方向具有定性作用,甚至主导舆论方向。二、网络大V关注评论与转发。网络大V的观点,有时会成为舆情发展的转折点,这就提醒我们,平时便要关注法律界影响力较大的专家,甚至社会学界10万粉丝级以上的大V。这些大V评论的影响力甚至可以影响网民情绪,在舆情研判时,要注意关注是否有网络大V介入,需注意其观点与评论。大V言论的分类处理,尤其其评论具有更大的舆情导向性。尤其是“情绪化发言”,与对舆情事件的“理性分析”相比,需客观对待。对其负面评论要持理性分析态度,而不能全面否定或抗拒,要虚心接受其合理建议,并对其误解部分予以解释,化被动为主动,赢取好感,争取成为“己方阵营”。对大V的“情绪化发言”需冷静处理,疏与堵之间要注意权衡取其轻,怼回去看似痛快,但这种处理方式往往容易激发其逆反情绪,甚至可能会抖出更大的“瓜”。三、粉丝或相关群体的线下行动。会导致舆情热度居高不下,如某艺人被刑拘之后,其粉丝深夜去公安局打探消息。对于这类突发舆情而引发的线下集聚、游行、散步、静坐、堵门、探视等行动,要密切关注是否有线下行动。这些线下行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处置不当,可能会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必要时,可以按“三同步”中社会面管控要求,请求协助,如某艺人事件,便是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直接封号等一系措施,确保社会面管控的效果。能够将问题线下解决,便要努力避免线下行动往线上转移,从而导致舆情影响扩大化,形成全国性影响,在增加公安部门处置压力的同时。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四、境外媒体有无介入评论。在突发舆情应对实践中,需关注境外媒体的煽动性报道,尤其在涉事部门未及时回应,导致官方权威信息空缺之际,来自境内外虚假或猜测言论甚至谣言广泛传播(“倒灌加内涝”),如保姆纵火案中的阴谋论。
您对以上的观点如何看呢?欢迎跟贴。
动动手指,请点右下角“在看”呗,谢谢。
上一个:观察 | 影响网络舆情热度消解的六大要素
下一个:155个名词解释||传播、舆情、文化工业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2 北京舆情大数据服务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010-80700019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