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8
浏览次数:40
1. 为帮助特困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单位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在结对帮扶过程中,你帮扶的特困老人认为你嫌弃他,几天才来一次,没有给他任何帮助,活动只是做样子,不配合你的工作,你怎么办?
【作答思路】
(1)明确工作目标原则。老人对我工作不满意,说明我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我会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认真反思,及时改正,让老人满意,将结对帮扶工作落实。
(2)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①反思老人不满意的原因。一方面,在结对过程中,没有对老人的困难进行深入的了解,没有切实的行动,主动性不强,不能够真正解决老人问题;另一方面,因为我们采取的是定期上门服务,所以隔几天才会到老人家里,时间上的间断,让老人对我产生误解,认为我嫌弃他,有意躲避。无形中也反映出,老人想与人沟通、有人陪伴的渴望。②主动诚恳地与老人进行沟通,向老人就自己的工作不足进行道歉,解释虽然工作有不到位的地方,忽略了老人的感受,但自己几天才来一次并非是嫌弃他,向老人说明帮扶工作时间上的安排。同时详细了解老人的困难和需求,认真听取对我的批评与建议。③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调整帮扶方式。对于老人来说,物质的需求只是一小方面,他们缺少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因此,我会在给予金钱、送米送面的基础上,利用周末休息和下班时间,尽可能地多陪伴老人,与老人同吃同住,聊天解闷,按摩养生,下棋娱乐。同时,我也会带着我的家人时常来看望老人,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怀。④在帮扶的过程中,我会将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不仅“身入”也要“心入”,真正解决老人存在的问题,将帮扶工作落实到位,取得实效,让老人“居者有其所,老者有其养,病者有其医,弱者有其助”。
(3)总结预防。后续工作,要多关注老人的实际生活,及时了解老人的实际需求,并且在日常工作中,多走动、勤走动。
2. 你单位制作了一部网络宣传片来展示单位的工作,发布到网上以后,有网友留言说这部宣传片内容虚假,你单位是在作秀。作为此项工作负责人,你如何处理此事?
【作答思路】
(1)明确工作目标原则。舆情的处理需要及时有效,面对网友质疑,应及时重视这一情况,积极采取措施,避免产生更多误会及不良影响。
(2)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①调查了解情况。第一时间联络留言网友,对他的留言表示感谢,听取网友关于这部宣传片内容虚假的情况反映。②核实信息。邀请相关拍摄人员,会同相关领导与专家对网友反映的情况进行甄别。③公开回应。若网友反映属实,真诚道歉,接受建议,积极整改;若网友反映不属实,公开澄清,消除影响。④欢迎网友继续关注本单位的各项工作,提出建议并进行监督。我们将以此为动力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
(3)总结预防。后续工作要提升自已的舆情处理能力及网络文章撰写能力,并实时关注网络动态,做好引导。
【知识补充】
1. 舆情表现(1)定义。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类组织及其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2)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网络舆情的六大要素为:网络、事件、网民、情感、传播互动、影响力。
2. 网络舆情的特点(1)自由性。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多数网民利用互联网的匿名特点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或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情绪。因此,网络舆情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比较真实地体现了不同群体的价值。(2)交互性。在互联网上,网民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常常有许多网民形成互动场面,赞成方的观点和反对方的观点同时出现,相互探讨、争论,相互交汇、碰撞,甚至出现意见交锋。(3)多元性。网上舆情的主题极为宽泛,话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舆情主体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和各个领域。(4)偏差性。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网络言论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甚至有些人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这些情绪化言论很可能发展成为有害的舆论。(5)突发性。当某一事件发生时,网民可以立即在网络中发表意见,网民个体的意见可以迅速汇聚起来形成公共意见;同时,各种渠道的意见又可以迅速进行互动,形成强大的意见声势。
3. 消极影响网络舆情已然成为影响社会有序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一些网民通过网络散布谣言、披露隐私、进行偏激和非理性的谩骂与人身攻击。
4. 如何应对舆情(1)增强舆情预警意识。①相关政府部门应利用一些舆情监测工具提高舆情预警能力,争取对舆情负面信息早发现早处理,防危机于未然。②指导思想上从“堵”向“疏”转变。在发生网络舆情时,对公众或媒体封锁消息很容易把危机推向更糟糕的境地;应当把处理危机视为一种常态和中性事件来疏导和处理,才能更有利于应对网络舆情。(2)建立和完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①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丰富信息公开形式,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公开渠道,加快政府信息公开进程,让谣言止于公开。②建立网上新闻发言人和网评员机制。以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公开正面客观地说明事实,对民众情绪进行疏导,智慧地讲真话,不说套话、假话,主动向社会提供新闻信息服务。(3)完善管理体制。①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互联网和网站的统一规划和建设管理,监测、研判和应对网络舆情。②建立虚假信息惩处机制。利用法律对制造谣言和扰乱网络秩序的恶意行为予以打击。(4)尊重网民权力,打造诚信政府。①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允许和鼓励网民对政府的施政缺失提出批评,通过积极沟通对话,帮助他们理解现代社会公共治理的复杂性,缓释民间的一些不满情绪。②及时发布真相,坦诚回应质疑,满足网民对相关事件的知情权。③快速及时地对事件做出调查处理,把着眼点放在事件的处理、原因调查以及责任追究上,充分尊重公众的参与权与监督权。
3. 单位有 8 个内设科室、8 个直属单位,准备对 21 户贫困户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如果领导让你负责结对子工作,你会如何展开?
【作答思路】
(1)明确目的意义。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是帮助贫困户快速脱贫的重要方式。作为此项工作的负责人,我会安排全体工作人员分组入户,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
(2)阐述工作重点。1)召开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动员会。会上对“结对帮扶”工作作出纪律要求:①高度重视,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好;②遵守纪律、求真务实,做到“不喝酒、不收礼、不扰民”;③认真工作,工作人员要按照精准扶贫工作方案,认真摸排,确保做到零差错。 2)入户调查。工作人员每到一户,都要仔细询问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家庭情况、收入情况及出现贫困的主要原因,并与贫困户交心谈心,叮嘱他们一定要保重身体,鼓励他们坚定信心、鼓足勇气,搞好生产生活。3)根据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和面临的实际困难,划分“结对帮扶”小组。在经过全面、认真、细致的调查后,根据单位内设科室、直属单位的不同功能与性质,对接不同贫困户的期待和需求,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组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对子。帮扶方要积极协调整合各类帮扶资源,送物资、送信息、送技术、送服务,帮助结对贫困户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困难。4)带领群众早日脱贫致窗。通过“结对帮扶”工作,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争取早日实现脱贫的目标。
Copyright © 2022 北京舆情大数据服务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010-80700019
微信二维码